杨为佑:无限风光在险峰

更新于 2015-03-03 14:51   发表于 2015-03-03 14:51   访问次数:6084 上一篇 下一篇



杨为佑是高校教师队伍里的新兵,工龄不过8年,但他的名气却与日俱增,甚至越来越响亮。个中原由不是他曾是清华园里的风采学子,而是他一系列令人仰慕的作为和成果,以及他自然赢得的社会认可、专家认定和同行美誉:提前两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进入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层次浙江省重点学科(材料学)带头人,太原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杨为佑不把这些光环当作头上的饰物,唯一在意的是把科研之路走广走直。

8年中,他主持承担5项国家级研究课题,其中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闻名世界的英国《自然》旗下期刊《科学报道》和《自然-亚洲材料》、国际化学类顶尖期刊《美国化学会志》等发表SCI 收录论文80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64篇,影响因子大于345篇。2014年,更是杨为佑的丰收年,他和他的团队共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一区论文10篇、影响因子大于510篇、封面论文2篇。

杨为佑和他的团队的学术影响力在国内已经形成,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以致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欣然采用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他的论文,用最高编排表达对论文的高度认可和对参阅者的郑重推荐。业外人士可能不大清楚“影响因子”的内涵,这可是国际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期刊学术水平的测度值,更是论文质量高低的刻度表。杨为佑的论文被认可度如此之高,论文影响因子如此之大,这些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期盼,难道杨为佑是轻松获得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近杨为佑,深入他的团队,看一番究竟吧。

杨为佑说——

“科研,是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苦苦求索,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痴迷执着。”

大年三十,在办公室修改完一位博士生的论文,天色已经暗下来了,窗外飘来年夜饭诱人的香味和鞭炮烟花此起彼伏的脆响。杨为佑起身,给学生打了一个电话,“论文基本定稿了,我该回家吃年夜饭了。”学生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但对于杨为佑来说,却是再平常不过了。从2006年参加工作至今,他已在办公室度过了7个除夕。

学校很多师生都知道,杨为佑是全年无休的,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多,几乎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这样的工作强度,在常人看来是充满艰辛和难以忍受的,但对于杨为佑来说,已成为一种习惯。就像每天要刷牙洗脸一样,科研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很喜欢科研,虽然过程很累,但充满快乐,我很享受。杨为佑做科研有股子拼劲,他的博导谢志鹏教授评价他勤奋、很能吃苦。读博期间,学校实验室有台设备很珍贵,使用需要预约,每天只允许2人使用,每人用半天。由于僧多粥少,杨为佑经常是早上5点多就去排队预约。

 “材料学院的新材料大型公用研发平台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是我一手建起来的。”杨为佑对实验室充满了感情。2006年刚来校工作时,学校相关的平台几乎是零。他从一个个瓶瓶罐罐、从一张张实验台、从一个个电源插座,亲力亲为,筹建实验室。

 2010年,为了建设透射电镜实验室,他暑假整整两个月都扑在了实验室建设上。因为实验室基建和装修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仪器测试的精确性,他当起了监工,盯着工人不允许一丝一毫的偷工减料。为确保实验室的建设效果,他精心设计房间的布局、隔断和桌子的尺寸。性急的他甚至当起了泥水工,和工人一起搅拌水泥,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加快工程进度!他呵呵一笑。

目前,材料学院的新材料研发大型公用平台,资产已超过2000万,处于省内先进水平。这些设备,除了支撑学科建设、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同时服务地方企业,并逐步对本科生开放,以支撑材料学院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已成为材料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基础。

杨为佑认为——

“团队,是志同道合的精彩舞台,是互帮互助的温暖家苑。”

2009年,杨为佑开始组建“微纳米结构与器件”团队,带领一帮年轻的博士投身于科研之海。最初团队只有3人。到现在,团队共有核心成员教师7人,在读博士后、硕博士生15人。团队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半导体微纳米结构与器件研发工作,重视其合成-性能-应用的系统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积累和突破,这些工作在能源、催化、显示和传感器等领域已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来团队就是为了投奔杨为佑,我是真心佩服他。作为团队的首批成员,副研究员尉国栋博士快人快语。尉国栋佩服的不仅是杨为佑的科研能力,更是他评上研究员后还一如既往的勤奋,心无旁骛。

副研究员郑金桔博士是2010年加入团队的,2011年便拿到了自己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杨老师对我的帮助很用心,她对杨为佑充满了感激。申报课题时,杨为佑虽然对她的研究方向并不是很熟悉,但能第一时间抓住重点和亮点,指导她理清思路。

团队是一家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是杨为佑在团队常说的一句话。团队每两周开一次组会,每人汇报自己的实验进展、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大家自由讨论,活跃交流。除了定期进行这样的头脑风暴外,杨为佑还随时随地的对成员进行个别指导。

团队要有一个大方向,通过大家协作实现学科优势互补,但每个人都要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这样每个成员才能拥有足够的成长空间,才能把团队做大做强,使得团队更具学术影响力。作为负责人,杨为佑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是帮助成员明确科研方向,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浓郁的学术氛围,无私的互帮互助,使团队成员不仅进步很快,而且凝聚力强,亲如一家。团队核心成员高凤梅、尉国栋、郑金桔在3年内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均晋升为副高职称。高凤梅和郑金桔还分别入选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第二、三层次,尉国栋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侯慧林是我校与太原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读硕、读博期间指导老师都是杨为佑。其实当初刚来这里读书的时候感觉并不好,感觉被太原理工大学抛弃了。说起当时的感受,侯慧林有点不好意思。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幸运儿,因为他遇到了一位值得自己终身学习的好导师。杨老师做事情认真踏实,不管是科研还是指导学生,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在杨为佑的悉心指导下,侯慧林博士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第一作者已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1篇发表在国际化学类顶尖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影响因子:11.4)硕士论文被评为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连续两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导师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科研精神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的那篇论文从2011年开始做,到今年发表,整整花了3年时间。

以前同学们都不想来,每届研究生只能招到12人,还是杨老师努力争取来的。现在每届都有78人,很多学校的学生争着要到这里来,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杨老师对学生非常好,实验条件也很好。侯慧林说。微纳米结构与器件科研团队从2009年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从2011年首届学生毕业开始,所培养的研究生连续3年评为太原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连续2被评为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杨为佑感受到——

    “感恩,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淳朴;善良,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芬芳。”

杨为佑是苦孩子出身。1975年,他出生在江西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在那经济来源很少的山村,父母将7个儿女含辛茹苦抚养成人。冬天也只能穿一条单裤,下霜的深秋光着脚跑去上小学,高中时代每月的生活费只有9……家庭的艰辛深深激励着他,让他从小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那就是改变家庭状况,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2006年刚到宁波工作后,他除了马上把母亲接到身边外,还把兄弟姐妹都从江西带到宁波,四处帮他们找工作,现在兄妹们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农村孩子淳朴的本性使他有一颗善良、包容和感恩的心。我当初找工作唯一的目标就是生存。记得2005年来校应聘,返程时已经身无分文,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学校人事处知道我的情况后,提前让我报到和发工资,每月1000多元,帮助我渡过了难关。提起那段艰难的岁月,杨为佑感慨不已。

高浩其院长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我的成长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杨为佑对老院长高浩其充满感情。当初来校面试时,惜才爱才的高浩其亲自与杨为佑商谈工作计划和目标。来校工作后,高院长会经常去他的实验室或办公室走走,询问科研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关心呵护备至,在学校能力范围内给予尽力支持。

高院长当初给我定的目标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带着感恩,我这些年一直非常努力。我虔诚地希望我能幸运地有那么一天,获得杰青的资助,不辜负他的期望,报答他的知遇之恩。老院长的关心和支持成为杨为佑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

杨为佑很善良。团队成员这样评价他。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总会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因为自己艰辛的求学生涯,他对贫困学生格外关心。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期间,有一年临近春节,班上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家里出了急事向他求助,需要借5000块钱。杨为佑几乎没问原因,马上借给学生6000元,并告诉她,剩下的1000元和爸妈好好在家里过个春节。

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杨为佑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充满激情地说道:“现在我在为建设一个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科研团队而奋斗,在为建设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材料学院而奋斗,在为将来真正促进材料科技的进步而奋斗,虽然很累,但我很享受这些奋斗!”

奋斗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离不开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