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非典型理工男的责任和担当!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仇丹的另一面

更新于 2017-01-17 11:14   发表于 2017-01-17 11:14   访问次数:3667 上一篇 下一篇

仇丹火了。  

1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拿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宁波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仇丹和屠呦呦一起,刷爆宁波人的朋友圈。  

十余年的孤独前行,终于迎来一鸣惊人。当祝福和赞誉如潮水般涌来时,这种喧嚣其实让人沉醉。然而,仇丹却刻意将自己放低,始终保持着理工男特有的理性和警醒。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做了一点事情,不值得这样。”在材化学院会议室里,仇丹等不及记者们发问,就先替自己“开脱”。  

这句话看似对记者们所说,其实更像是送给自己的。他警醒自己,只是做了点小事,现在只是开始,不能像“伤仲永”一样昙花一现,未来的路还很长。  

可以想见,在仇丹的计划里,应该有一个动人的发展计划。这个从本科到博士专攻化工专业的80后,强调自己是“非典型理工男”。除了埋头技术研究,他还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情怀和担当。  

谈获奖

“科研人员应从企业需求出发,让自己与企业共同成长”

仇丹获奖的项目是《重要脂溶性营养素超微化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这项让营养素实现超微化的研究,其实已经开展了12年。  

2004年,还是浙江大学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的仇丹,加入了浙大和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研发团队,在导师陈志荣教授的指导下,一头扎进了企业的实验室。  

“这是很难的一次选择。”仇丹说,“如果在学校,可以每天逛西湖,和同学一起喝喝茶,吃吃饭,其实是很舒服的。”  

仇丹没有留下来。他离开了学校的安乐屋,只身一人来到了企业,成为研究团队的第一名技术人员。  

仇丹要攻克的这项技术,含金量极高,长期以来一直被罗氏、巴斯夫等跨国公司垄断,国内企业只能作为原料供应商,获利极少。这成为中国企业的痛点所在。  

在企业的实验室里,仇丹一呆就是6个月。早上6点起床,跟着企业技术人员了解情况,晚上技术人员下班后,又一人独霸实验室,尝试各种实验计划,有时甚至睡在实验室里。  

6个月的艰辛付出,换来了第一个产品——超微化虾青素制剂的产业化。这个项目当年就拿到了智利一家公司的订单,年利润超1000万元。 

2008年,在奉化长大的仇丹博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宁波,在宁波工程学院任教。在之后的8年中,他雷打不动地保持了每周去企业现场工作1-2天的频率。  

“虾青素这个产品就像撕开了一个口子,随后十多年,研究团队陆续推出了上百种超微化营养素制剂产品。”仇丹说,其中,虾青素和维生素A超微化制剂的全球市场份额从零分别跃升至约35%(全球第一)和25%(全球前三)。  

从2004年至今整整12年,作为基础研究的负责人,仇丹参与指导工业化生产,为该项目贡献了约80%的论文和60%的专利。  

“从读书开始,我就在做产业化研究。”仇丹说,“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让自己和企业共同成长,推进产学研融合,这是一名科研人员应有的担当。”  

谈专业

“化工专业被妖魔化了,我有责任向社会传递真实情况”

两个小时的采访里,仇丹经常“跑题”,他说得最多的不是成绩,不是拿奖本身,而是科研人员的责任,作为一名学院领导的所思所想。  

像很多学校的材化学院一样,化工专业面临一个尴尬的处境,近几年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逐渐减少,不少学生都是外专业调剂进来的。进来以后,还有部分学生流失,“38人的班,到了大四只有25人了,都转到其它专业了”。  

“化工这个专业明显被妖魔化了。”仇丹说,很多人的认识里,化工等同于危化品、爆炸,成为高污染、高风险的代名词,使得报考的学生越来越少。  

作为材化学院的副院长,化工行业的一份子,“不仅要投入科研,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向社会传递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仇丹说。  

2015年5月,仇丹指导他的学生科研助手在学校成立了“黎源”手工化妆品工作室。  

师生们利用休息时间添置了家具、实验台面、各类工具和实验原料,用最快的时间建起了实验室。  

整个暑假,同学们一天到晚都泡在工作室,尝试了120多种配方。11月底,他们用蜂蜜、甘油、橄榄油、牛奶、奶粉等可食用材料进行制作,不添加防腐剂和色素,成功研制出了润唇膏和手工皂产品,在校园体验营销过程中大获好评。  

“其实化工不是大家片面认识的那样,做这个工作室,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化学化工其实是非常美丽的专业。同时我们的项目也很好地践行了我校知行合一的校园精神。”仇丹说。  

而今,这个创业项目已进入公司化运作,系列产品已入驻银泰,短短1个月时间的营业额就已突破7万元。目前黎源品牌已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成为腾讯指定积分兑换商品,同时正有3家风投公司在积极洽谈入股。谈及前景,仇丹表示,黎源的目标是打造成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标杆,成为天然草本的高科技民族化妆品企业。  

对化工专业的建设,当然不限于这一尝试。从2008年开始,仇丹每年都会选出一些学生,成为自己的科研小助手,“像带研究生一样”,带着这些本科生一起搞调查研究,做实验做项目,让同学们亲身参与科研的整个过程,真正爱上化工专业。这个实验带来的直接成果是,至今已有约35%的科研助手考上了研究生。  

“这些同学笔试分数可能刚刚过线,但是只要到了面试,分数都会很高,因为经过这样的锻炼,他们已具备较高的科研素养,从而得到导师的青睐。”仇丹说。  

谈挂职

半年时间走遍乡镇的每一个村庄,调查了每一条河

在同事眼里,仇丹是个极为勤奋,很有想法的人,他总是“闲不住”,不管在哪里,总要搞出一些新东西。  

2013年,仇丹入选“优苗选育”工程,这是宁波市委新实施的年轻干部选育工程,以期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选拔培养40名左右“80后”市管副职预备人选,选拔培养200名左右“85后”县(市)区管副职预备人选。  

80后的仇丹成为首批20名80后宁波市管副职预备人选之一,也是唯一的高校博士。当年9月在宁波市委组织部安排下,在镇海区九龙湖镇挂职担任党委副书记。  

“坐不住”的仇丹,带着杨立平部长“只有眼皮贴近地皮,才能看清草根体察实情”的嘱托,来到九龙湖后,花了半年时间,走遍了每个村,对每个有价值、有资源的地方进行了收集归纳,编成一份《九龙湖旅游资源普查报告》。  

仇丹还利用自己的科研专长,带领材化学院“绿之队”团队的学生与九龙湖镇黄背包志愿者们一起给九龙湖辖区内所有河流、水库的水质进行“体检”。  

这是一次极为扎实的调查,前后共花了近4个月时间,在九龙湖镇51条河流、29个山塘水库等代表性位置取样,最终形成数万字的体检报告。  

报告不是束之高阁,而是提供给区、镇、村三级有关部门,为水源保护、污水处理提供第一手资料。正是依据这份报告,九龙湖镇建立了镇海区首个“水质档案”。  

这只是众多调查研究的一份,挂职期间,仇丹沉到最基层、最前线,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和资源,为当地和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真知灼见。  

在参加市管干部预备人选培训期间,仇丹还结合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并发放了数百份问卷,先后走访了镇海炼化、石化区、北仑区政府、大榭开发区、宁波市经信委、宁波市环保局等多个职能部门,最终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我市临港石化产业发展的舆论生态优化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被作为内参发表在《资政参阅》2013年第4期上,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时任市委书记刘奇看后作出批示:此调研报告很有针对性,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在今后工作中借鉴采纳。  

旅游资源报告、水质体检报告、石化舆论生态报告……一次次的调查研究,一个个接地气有分量报告、建议,勾画出一个基层干部和科研工作者的职责和担当。正是通过优苗选育工程的培养,仇丹从普通的高校科研工作者,蜕变成一名有思想、接地气、宽视野、会协作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帮助他在近几年的科研工作中高歌猛进,最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  

正如仇丹自己所说的,他不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我会经常思考一些东西,也很喜欢阅读和写作。我总觉得,我们不仅应该人格健全,更需要一种家国情怀。”仇丹说着。

http://pi.cnnb.com.cn/yongpai_api/get_news_detail_html?newsId=2017011417324152802708&topicImg=1&type=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