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形象代言人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鲍淑娣,女,博士,教授,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宁波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宁波分部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执委。曾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新加坡安捷伦科技公司、新加坡易腾迈科技公司。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安全、物联网、智慧医疗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英文专著章节3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持完成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面向专业认证的3I特质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互联网+”省级以上奖项多项。

专业认知:

本专业服务国家和地方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宁波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中国制造示范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等重大目标,聚焦千亿级软件与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融合区域产学研优质资源,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依托省市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省级院士工作站,以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的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2019年正式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被列为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被列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建设举措与成效包括:

①以学生为中心,以认证为基准,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2010年,本专业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积极探索实践“3+1”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起,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考核评价方法,实施教学目标管理,全方位构建“学生为本、能力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教学体系;确立程序设计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两条能力主线,构建贯穿通识与专业课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体系。 

②以产教融合为契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国家产教融合工程建设,构建六层(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开放实验、学科竞赛、企业实践、毕业实践)实践教学体系。投入三千万专项经费,建成包括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室在内的信息工程训练中心,建成省级大学生软件创新基地。

③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学科竞赛贯穿大学四年,凸显“基础+应用+算法”特色,既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又培养程序设计“上手快”优势。推行渐进式实践训练新机制,融合核心课程、开放实验、课程设计与学科竞赛等环节,解决课程独立、实践环节不融通、缺乏系统开发能力等问题。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出色,在机器人、程序设计等竞赛中获得包括国际大赛冠军、国家级特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

④以支撑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建设双师型、国际化师资队伍。落实学校“产教融合、教育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追求卓越”为理念,积极推进双师型、国际化师资建设。专任教师均具有承担企业攻关项目或企业任职的经历,聘请16位企业工程师担任工程实践指导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超过50%的专任教师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工作或访学经历,保证了双语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国际视野的素质培养。

2. 网络工程

何仲昆,男,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工业互联网研究室主任、宁波市网络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宁波市“智能装备与控制技术”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及开发工作。主讲《专业导论》、《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分析》、《网络编程》等课程。先后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等多个项目,主持开发了50多项省市级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攻关课题,累计科研经费达600多万。已授权5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2项软件著作权。在各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曾获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优秀奖等。

3. 人工智能

袁红星,男,博士,教授,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宁波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访问学者。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审稿人,London Journals Press荣誉会员。宁波市计算机学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通过百度云ABC高级认证。已发表论文6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曾荣获王宽诚育才奖、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科创项目2项、省级科创项目3项。先后指导学生在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10多项。

专业认知

人工智能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新兴特色专业,重点面向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大数据与云计算、区块链与信息安全等方向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我校作为中国(宁波)人工智能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共享人才培养平台,与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国家、省级工程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

人工智能专业着眼国家发展需求,结合“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人工智能+”模式赋予计算机学科新的发展动能,针对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信息传感与检测、数据获取与分析等需求,以感知、融合、智能处理为主线,培养智能感知、信息融合、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智能化数据分析与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4. 网络空间安全

 

徐达文,男,博士,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致力于数字媒体安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2项,省市级科学技术奖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