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建设应用型大学宁波工程学院一直“在路上”

更新于 2016-11-02 16:23   发表于 2016-11-02 16:23   访问次数:2559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学生在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学习。  


在施奕磊读大学前,他没有想到,自己竟能凭借一篇本科论文就免试敲开了日本著名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九州大学的大门。

如今已在日本入职三菱公司的他,回想起自己本科时期的求学时光,不禁由衷地感谢自己的母校:宁波工程学院。

“虽然是本科生,我们不但有导师指导,还有诸多的实践实验。”施奕磊说,正是这样的模式,最终把他从一块“毛石”变成了“美玉”。

像施奕磊这样的学生,在宁波工程学院还有很多,作为一所新近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工程百所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高校的地方院校,该学院一直以来坚持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在应用型建设的新长征路上一直前进。

如今,宁波成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第一个全国试点示范市,又是“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这也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责任和动力。

本科生论文登上世界顶级期刊

因此免试成为九州大学研究生

2013年3月,该校材化学院大三生施奕磊进入该院蒋仲庆老师的科研团队,参与老师的课题工作,主要工作是开发新型高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隔膜。 

当时蒋仲庆老师刚从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做博士后回国,带回很多有关能源材料的先进观点和理念,施奕磊从中获益很多。 

施奕磊在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期间,非常勤奋好学,一边攻读日语,一边做实验,同老师探讨实验结果,改进实验方案。 

最终,经过数次的努力,他开发得到多孔磺酸化氧化石墨烯纸隔膜。随后他的这项发现被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SCI期刊《材料化学》中及中文核心期刊《膜科学与技术》上,得到同行的普遍认可和肯定。 

日本九州大学一位教授看了后大为欣赏,免试收了施奕磊做研究生。2014年9月,施奕磊赴日本继续深造。经过两年学习后,经过重重筛选,他最终进入日本三菱公司。 

除了培养出施奕磊这样的优秀学生外,材化学院连续三次获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后,又连续两年斩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该校材化学院还积极探索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科研助手制度,学院有47%的同学长期参与导师项目,成为学院育人机制的运作齿轮。2015届毕业生杨雷做科研助手2年,发表论文3篇,其中2篇刊载核心期刊,为此他进入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并担任技术员。 

“互联网+”时代

教师用微信群分享最新网络资源

为了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该校人文与艺术学院的朱六一老师提出“3E”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即“体验Experience”、“探索Explore”和“延伸Extension”。他建立课程微信群,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草图发送到微信群中,供同学们互相学习,并分享最新网络案例资源。 

学校还为“互联网+教育”建设了18间智慧教室,一经推出立马被老师抢订一空。朱六一说:“智慧教室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我的‘3E’课堂就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了”。 

宁波工程学院倡导“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在课堂教学创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互联网+教育”便是创新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按照“执业工程师”的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构建了与执业能力相适应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学院借助设计院、研究院、监理公司、检测中心等产业平台推行产教融合,40%的学生能参与到产业平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锻炼。学院与宁波建设集团、宁波市政集团等30余家建筑类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获得显著提升,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一举夺得一等奖。 

联手县级城市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

宁波工程学院象山研究院的牌子出现在滨海县城象山不到两年,作为宁波首个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实体研究院,已经展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2014年12月29日,在县级城市一般不具备创办高校的条件下,象山县牵手宁波工程学院共建“宁波工程学院象山研究院”,为象山搭建一个实体性质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的基地。象山县近5年每年安排520万元作为研究院基本运作经费。体制新、机制活、双给力,象山研究院工作热情迸发,各类研发项目很快超过60项,项目合同金额达千万元。 

在应用型建设过程中,宁波工程学院的举措之一就是密切校企合作,不仅壮大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也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2015年3月,学校与正元铜合金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鲍明东、戴姣燕、徐雪波开展了四种复杂黄铜在干摩擦条件下摩擦学性能研究,解决了企业产品升级之急需。在深入服务的过程,老师们有了新的应用研究方向,回过头来反哺教学,戴姣燕说:“我是搞铜合金研究的,到正元后明显感受到知识有了新的充实,对教学和科研有很大帮助。” 

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同时

学到更多技能

2011年,学校和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四年在国内读书,毕业时可同时获得中、美毕业文凭,毕业学生可以直接升读美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这样的“4+0”中美合作办学模式,是中国教育界中美合作办学的首创模式。目前,教育部正在大力推广该模式。 

中美合作会计班首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41%签约大型企业,32%签约银行、信用社、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17%被国外大学录取,5%考取公务员。中美合作会计班试水成功,在中美两国相关地区引起反响。2015年学校招生,中美合作会计班受到热捧,今年不得不提高录取分数线。 

今年9月,宁波工程学院校长吕忠达和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校长安东尼.杰金斯,在合作办学协议书上郑重签字,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由此从管理类向理学类实现拓展,国际化办学迈出铿锵步履。 

大举进行应用型建设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宁波工程学院抓住每一个应用型建设机遇,全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4年成为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成为国家产教融合工程百所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高校。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6-11/02/content_3430063.htm?div=-1